社会职务/身份
现为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艺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艺术科学院荣誉博士
中国书画创作研究院名誉院长兼终身客座教授
法国皇家画院院士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陕西金石书画院副院长
三秦文化研究会研究员
历任西安科技大学校报编辑部主任
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兼校报总编
人文学院党委书记
西安市雁塔区人大代表等职。
名人经历
牛迈程,笔名耕耘,著名书法家。1949年生于陕西长安,先后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科学院荣誉博士、中国书画创作研究院名誉院长兼终身客座教授、法国皇家画院院士、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金石书画院副院长、三秦文化研究会研究员。历任西安科技大学校报编辑部主任、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兼校报总编、人文学院党委书记、西安市雁塔区人大代表等职。
牛迈程自幼练习书法,师从著名书法家王依仁先生,用心临习颜真卿的楷书,并对王羲之、苏轼、米芾的行书进行了深入地临习和研究。其作品追求气势、注重法度、讲究韵味,力求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完美融合。笔法刚柔相济,于沉稳中见潇洒、法度中求变化,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形成了挥洒自如、苍劲有力、雅俗共赏的独特艺术风格。
1979年以来,多次在国内外书法展中获得一等奖、金奖和银奖。2006年8月,书法作品在第二届东坡书画艺术节书法作品邀请展中获得金奖。在2008年3月,在纪念《兰亭序》创作1655周年全国书法大赛中荣获羲之艺术金奖。2008年8月,在奥运有我全国书画作品巡展中荣获银奖。2010年10月,在中国书画名家上海世博交流展中荣获金奖,作品“龙腾虎跃”由国家邮政局作为邮币卡发行。2011年1月,书法作品参加了由外交部、文化部组织的2011年意大利中国文化年艺术品巡展,并荣获达芬奇国际艺术大奖赛金奖(国际小金人奖),受到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的接见。对牛迈程荣获国际小金人奖表示祝贺,对他既坚持优秀传统又富有时代精神的艺术风格表示赞赏。2011年8月,书法作品荣获世界华人书画大赛金奖。2013年1月,应十八大题贺活动组委会邀请为十八大题词,题词“神州龙起舞 华夏虎生威”由组委会收藏,作品入编大型文献《聚焦十八大中国文化名人题贺》第一页。2014年12月,在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出版的《中法人民最喜爱的艺术家》和《全国艺术代表人物》两本书中,有30多幅牛迈程的书法作品入编。2015年8月,在“滕王阁杯”全国文学艺术大奖赛中,荣获书法、摄影、诗词全能奖。2016年4月,书法作品“风樯阵马”经中国襄阳米公祠艺术委员会审定,由中国襄阳米芾纪念館永久收藏。2016年8月,在“奥运梦 艺术魂” 国际书画邀请展中,书法作品作为国礼由巴西艺术城永久收藏。2016年9月,在纪念中国共产党九十五周年全国大型书画评审联展中,书法作品荣获金奖。2016年12月,中华国礼出版社发行牛迈程书法作品挂历。2018年2月,在全国第二届网上书画大赛中,书法作品评为特等奖。2018年4月,在“2018俄罗斯世界杯书画邀请展”中,荣获“中俄艺术金球奖”。2019年12月,书法作品入展“法国巴黎卢浮宫艺术展”,有3幅书法作品被卢浮宫博物馆收藏。2020年6月应邀为金山景区大殿题写匾额(教化鼻祖)和长联(六百里江山知是何年图画 千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2021年8月,题写的书法站名作品在“深圳地铁站名征集活动”中,被评为优秀作品。
牛迈程的书法作品和艺术成就被收入《中国书画名家大典》、《共和国艺术家辞海》、《中国学院派艺术家三十人》、《当代艺术家兰亭雅集》、《当代书画家墨迹大观》、《中国艺术经典收藏》、《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家拍卖图录》、《世界名人录》、《世界文化名人录》等30多部书画集和辞书。多幅作品在《人民日报》、《城市经济导报》、《延河》、《书画名家》、《名家名作》、《长安客》、《艺坛》等报刋发表。多幅作品由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博物馆及国内许多单位和个人收藏。有12幅作品由国家邮政局作为邮票发行。还有60多幅作品制作成紫砂壶和陶瓷等精美艺术品,受到广大书画爱好者、企业家、收藏家的普遍赞赏。
龙腾虎跃牛迈程
邢小俊
一个人行走一生,总会遇到一些人和事。因为一次偶然、必然的机缘,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相识于城市人海,却相交在忘年,并能时时记挂、欣赏、鼓励----这就值得珍惜了。
有一天,牛迈程先生在企业家卢明生那里看到一本叫《觅渡》的书,看完后便奋笔疾书“觅渡”两个大字,并落款道“邢小俊乃大才,宏论实属真知灼见”等话语鼓励,并不胜其烦,辗转捎于我,其性情,其厚道,其爱惜和鼓励人才之殷切情谊,可见一斑。乍看牛迈程写“觅渡”两字,朴拙稳重,豪莽大气,想象中对方肯定是一位身材高大威武,气势豪迈的人。
“龙腾虎跃”展现华夏精神
看着他的气场极强的字,吸引着我去见其人。见到真人后才发现,这位在古城西安里名气很大的名叫牛迈程的人,却是一位瘦小矍铄的长者。他谦和达观的面容上,是一双洞察世事的眼睛,明亮的,仁慈的,思索的,似是一种有重量的光在里边流动。
身形瘦小矫健的牛迈程却有大气势,他虽不伟岸的身子似乎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这能量在他挥毫时便瞬间喷薄而出。观牛迈程挥毫,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震撼。他饱蘸笔墨,凝神,用气,发力,横扫千军,笔惊龙蛇!
六尺整幅的 “龙腾虎跃” 作品,墨汁饱满,以中锋为主,侧、逆、回、转,四面出锋,动感十足,似龙在腾、虎在跃。“龙”字苍劲有力,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勃勃生机,“腾”字枯笔较多,笔画中的飞白仿佛烟尘四起;“虎”字憨态可鞠又威武并存,“跃”字从干湿浓淡中轻盈跳起。书法作品"秋水浴金鹅"中的水字,似从天上飘飘欲仙而下,深厚的运笔功力,让人看到那秋雨连绵不断,深远的看不透,却又让人感到那秋水似在眼前,象仙境一般,使人感觉不到一丝深秋的寒意,真实再现了原诗作者写秋意却让人忘记身处寒霜的意境。
百年上海世博是世界人民的盛大节日和交流的平台。2010年,中国书法名家上海世博园国际交流展览会上,牛迈程的书法作品“龙腾虎跃”从25000余件作品中脱颖而出,作为百幅精品在上海世博会展出并被评为金奖,被授予“中国世博书画名家”荣誉称号。
法取兰亭存气韵,书随时代见精神。牛迈程说:“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的血脉,是几千年无数书家用心血、汗水和感情铸就的无价之宝。在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书法创作一定要体现豪迈、大气的时代精神。这次展览,不仅要向世界展示中国书画艺术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也要展示中国当代书画家的爱国情怀和艺术理念。”这不仅是他艺术人生心路历程的真实袒露,更是对祖国母亲举办上海世博会的自豪赞歌。
高雅亲民的书家
牛迈程笃信,一个书法家成就的高低和天赋、勤奋、学养有很大关系,天赋好就善悟;勤奋了,就技法熟练,学养好,内涵就丰富。要成为一个优秀书法家,至少需要20多年乃至毕生的不懈努力。他自己就从6岁始开始习字,先从颜真卿、欧阳询的楷书练起,对“二王”、米芾、苏轼等大家的行书进行了长期临写和揣摩,最终形成了刚柔相济、雅俗共赏、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独特艺术风格。
天道酬勤,耕耘有报。1986年以来,牛迈程12幅书法作品在全国书法展中荣获金奖和一等奖,许多作品已走出国门,被法国、德国、意大利、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的艺术机构及个人收藏。2010年8月,其书法作品“龙腾虎跃”在中国书画名家上海世博国际交流展中荣获金奖。2011年1月,书法作品参加了由外交部和文化部组织的意大利中国文化年艺术巡展,并荣获达芬奇国际艺术大奖赛金奖(国际小金人奖)。2014年11月,他应邀参加了中法建交50周年大型书画艺术交流展活动,其作品在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展出并获得金奖。2018年应邀参加了俄罗斯世界杯书画邀请展,荣获“中俄艺术金球奖”。
名气日隆的牛迈程,“亲民”的气质从来不曾减弱过。上世纪80年代初,一天下午牛老师应邀在学校大教室作书法讲座,结束后已到吃晚饭的时间,但同学们热情高涨,排着队让牛老师题字。牛老师有求必应,给每个人写了一句话,而且内容都不一样。写着写着,突然停电了,没拿到签名的同学便把他邀请到宿舍,点着蜡烛在宿舍写,直到深夜。1990 年毕业班同学在校园排着百米长队让他给毕业纪念册上写赠言。这次讲座和写毕业赠言,给全校师生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2009年国庆,他出席建国60周年全国功模人物代表大会。作为代表,他认真参加会议安排的活动,每天晚上还要为会议代表现场书写书法作品直至深夜。大家排着队渴望得到他的书法作品。事过多年,那次全国功模大会众多代表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喜欢书法的热情让牛迈程难以忘怀,而牛迈程的厚道、朴实的品质也让所有代表难以忘怀。
2015年,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邀请他为研究生作书法讲座。他提前半小时到场,座位已满,教室前后和走廊都已站满了学生。两个小时的讲座多次被掌声打断。有同学说,看牛老师写书法,真是一种境界的提升;听牛老师讲书法,更是一种精神的升华!
书法是书家情感的心电图
说起书法创作要诀,牛迈程说,书法作品就是书者情感的“心电图”,以线条的形式直观地呈现了书家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波动,不可重复、不可替代。书法的创作过程是抒情,是书家的胸怀、报负、气魄的展示,是情感的爆发、奔腾、宣泄,是书法家从心底流淌出来的精气神。只有饱含深情,书家胸怀、抱负、气魄才能集中展示出来,只有饱含深情,用心创作的作品才能感动人、鼓舞人、震撼人。
“笔法”历来被称作中国书法的法中之法。牛迈程老师在笔法上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笔法和笔势。他在用笔上方圆正侧、跌宕起伏、使转纵横,犹如一曲节奏明快、富于变化的乐曲,写出的书法作品力透纸背,给人一种势不可遏、荡胸激怀的艺术感染力。
观牛迈程做书,著名评论家李彬嘘唏感叹:重心稳固、严谨中见工整,平实中现峭劲;点线之搭配,结构之安排,规矩而又飘逸,时有俯仰开合的灵动变化,潇洒流畅,大有古风,从中折射出书家良好的艺术感和审美趣味。
年近80岁的著名书画家田东海先生说:迈程在书法创作上可以说是厚积薄发。在功力上越来越深厚,在结体上越来越来富有变化,在章法上越来越富有情趣。他善于把生活阅历中的一些感悟和社会结合起来,去认识书法,所以他的作品有创意,雅俗共赏,这也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
企业家孙宏巅先生在评论中深情写道:“精气神三字,我常理解为一个人身上所拥有的精神状态和气势。然而,从牛老师的作品中却感知到了更髙境界和道家的自然之力。精字的运笔曲中求直,柔中带刚,各种不同的点画似游丝相融,好像一种巨大的力量融于身体,给人万千神力般拧成一股浩撼的力量!氣字,沉稳中带着洒脱,厚重中透着苍劲有力,满含着老师的大气和正气! 神字一气呵成,萦绕于刚劲有力的生命之中,似天地之间的神秘力量,融于天融于地!整个作品给予我的是一种无形的精神感染,一种正直向上的人生体验,一种道法自然的和谐之美。”
著名雕塑家、工艺美术大师陈汉生老师深情颂咏:隔山射雕托弓远,长河落日静如山,晴空万里起飞鸿,嫦娥织女绣天边……
一位部队将军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全国书画作品展上,看到牛老师的书法作品《精气神》,盛赞其作品:大气,豪气,灵气,充满书卷气!
同行扼腕赞叹:气势雄强,痛快酣畅。铁笔银钩,美不胜收……
真正感人的艺术作品是不可重复、不可替代的。它熔铸了艺术家独特的人品、人生体验、思想感情和艺术理想。书法创作要进入高境界甚为艰难,因为它要以深厚的字外功夫为基础。牛迈程对哲学、文学、绘画、音乐、体育等学科有浓厚的兴趣,他知识结构的丰富、审美情趣的高雅、笔墨技巧的娴熟,以及真诚善良的人格魅力,他的这些“字外功夫”有效地提升了他作品的品位和艺术价值。
牛迈程的书法艺术敦厚,传统且深邃,像一株繁茂的大树,绽放着细密的枝叶和花穗,散发着浓郁的香氛和氧气。
牛迈程笔名“耕耘”,他的气质、禀赋与状态,让我时时想起一头在田间辛勤耕耘的秦川牛,个头不大,充满活力,不知疲累,没有怨言,享受着劳作之苦之乐,龙腾虎跃之风之神。
写到这里,“龙腾虎跃牛迈程”几个字便再次在我头脑中浮现出来,这句话,是我对他未来艺术空间的希冀,亦是我对他身心的真诚祝福啊。
(邢小俊,著名媒体人、作家、柳青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获得者。
此文刊登于《名家名作》2016年第2期)
牛迈程艺术感悟
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标志性艺术,无色而具国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书法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化艺术的特殊贡献,是一门有着特殊时代意义的精神高妙的艺术,值得为此付出毕生的精力和汗水。
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是人心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只有达到这种境界,艺术家才能达到精神的自由,获得创作的最大愉悦。
真正具有个性的艺术创作,体现的是艺术家独特的人生体验,思想感情和艺术理想。只有饱含深情、用心创作的作品,才能感动人、鼓舞人、震撼人。
在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书法创作一定要体现豪迈、大气的时代精神。书法创作实际上是抒情,是书家的胸怀、气魄、学养的集中展示,是情感的爆发、奔腾、宣泄,是书法家从心底流淌出来的精气神。
书法创作的最佳状态,是一种心手双畅,动静结合,能放能收的大自在状态。
艺术创造贵在心手双畅,艺术变化妙在和而不同,艺术个性奇在独一无二。
书法创作,让我真正体会到汉字的博大精深。在创作过程中,笔锋在宣纸上自由驰骋,常常让我享受到那种行云流水般的美感,体验到那种风驰电掣般的快意。
艺术家要取得艺术上的突破,最关键的是实现自我觉醒与突破。只有内心足够强大、功夫足够深厚,学养足够丰富的艺术家,才能做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才能在艺术上不断有新的突破。
判断一副作品,一件佳作的标准应该是美、力、神三者的有机结合,只要符合美、力、神的要求,就是好的作品,不美何以让人喜爱?无力何以感动欣赏者?没有神采何以称作艺术?
书法理论之重要,正如临帖对书家一样重要。凡是有成就的书家,无一不重视书法理论的学习。理论包括哲学、文学、音乐、舞蹈、建筑、诗词等。只有把临帖、读书和创作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新意、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