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职务/身份
现任中国书画名人协会副主席
黄宾虹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人民艺术家协会理事
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书画院院士
安徽美协会员
名人经历
李绪刚,1946年出生,安徽滁州人,祖籍河南商丘;字超然,号双清斋主,定居北京。
李绪刚自幼痴迷绘画,青少年时期在美术老师指导下,系统学习了西画和中国画的理论和技法。60年代未在明光市宣传部(绘画创作室)工作:画大幅油画、壁画及国画作品。国家恢复高考之后,李绪刚就读于合肥工业大学。从学校毕业,他开始了工程设计工作,写意画的奔放和工程图的一丝不苟碰撞;中国画流畅写意的线条和工程图上精准无比的线条叠加,触类旁通。从而使李绪刚画风大变,艺术创作更加丰富多彩。而且他也更有信心向更高的艺术目标前行。之后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理论研究与创作高研班》深造,师从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郭石夫教授。
李绪刚先生擅画花鸟,花鸟之中,尤擅梅竹。几十年寒暑不辍,博采古今众长。作品构图缜密,意境空阔,风格独立。正如资深艺术评论家所云:“欣赏李绪刚老师的画,让人深思,引人入胜。灵动、舒展、苍茫、老辣,这是第一感受。但,在“静”的表象中有热烈的、奔放的“写心”;在“动”的形态中,有坚毅的,劲韧的风骨。这种笔下之美,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以对具象的描写来表达天人合一的精神状态。他在创作中表达的思想性和审美性相辅相承,互生妙趣。” 李绪刚先生的艺术被权威媒体广泛宣传报导,包括:人民日报民生周刊袭古创今栏目《笔墨中孕育淡泊,朴实中表现情怀》;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文化栏目《李绪刚写意梅花传承与升华》;央视频《经典对话艺术名家——李绪刚》等。
名人成果
一:“全球华人切尼斯书法美术大赛”国画类金奖。
二、代表作品:《仙骨龙梅》
龙,是华夏文明的精髓;梅,是中华精神的象征;两者一体所构成的《仙骨龙梅》,既有龙之气象万千,又有梅之灵动坚贞,生动形象,富有生命。该作品入编奥运长卷,刊登在新华社《奥运特刊第十二期(珍藏版)》上。2012年,龙梅作品在太庙参展《中国之美﹒书画名家作品展》。并获得国家版权保护。
三、艺术成就
获“全球华人首届切尼斯书法美术大赛”国画类金奖;
参加“第五届全国诗书画印大赛”获银奖;
荣获第二届国际文化产业论坛﹒书画精英奖;
扇面作品获“中华瑰宝﹒全国扇面精品展”二等奖(国家级)
参加“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作品交流会”获二等奖。
另有作品收录于《盛世收藏》、《中国美术家》等刊物上。
四、 出版物
著有《李绪刚梅花作品集》、《李绪刚扇面艺术》、《李绪刚专辑(小品卷)》等书籍以及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时代风格﹒当代中国书画名家李绪刚》。
五、艺术风格
观李绪刚的竹子,仿佛坐望幽篁,思绪尽情飘散,又依稀听到风雨之声,萧飕淅沥,实属妙造其极,境韵无穷。故拟名《风雨竹姿》。
不管是《仙骨龙梅》系列,《风雨竹姿》系列,还是其它系列,无不在法度之中,拥抱艺术之大美,画面中笔、墨、线、形、色,虽然都是为了描绘形象,然而,在具体的形象中,无不凝聚着情感。李绪刚扎根传统,不断创新,同时借物言志,把振奋的时代精神融入画作中,将画外智慧与画中客完美结合,匠心独运,以智者豪情和畅快笔墨表现自豪、激荡和积极向的民族精神。
名人评价
写梅炉火纯青非凡,画竹遒劲洒脱不俗
——记著名画家李绪刚
画坛前辈,艺术先贤,我于画坛,于李绪刚先生之名早有所耳闻,今日得见先生佳作,品之良久,不胜惶恐已,李老自幼即痴迷于书画艺术,曾于高校之中深度学习了绘画理论与技法,后得郭石夫,张龙印等名师真传,时至今日,其艺已呈老练之势,丹画已达至臻之境矣,作品以梅花墨竹最为绝,在画中除了具有所绘形态的特征鲜明之外,先生还极擅于捕捉一些稍纵即逝的瞬间形态,如凌风迅吹过的潇潇墨竹,亦如白雪久积的梅花树干,飞鸟落枝,花卉飘动,夺物之精魄,无一不具灵动,无一不显生也!功力积厚,超凡无疑!
历代以来,关于花鸟题材的绘画,大多都倾向于粉饰太平,讨好世人,同时也正因此,崇尚心灵境界的花鸟画,一度成为了历代文人画家所最赏心的艺术载体,这种创作情结,于李绪刚先生的花鸟作品中,亦能使人有感之。其花鸟迎春日风花,接天地清气,笔墨勾勒点染,融古法通今时,画中俏不争春,却不失春意盎然。细细品味许久,于画中不仅能感受到八大的冷逸感,亦有一种到青藤的疏狂和白石的浓艳,可以说种种了然于胸的古人意境,皆在先生笔下莫衷一是,犹如神助矣。令我更添敬叹之感的,则是先生的梅花作品,先生作梅,属当今梅花艺术之典范也,在创作上更是绘得一手龙梅丹青,惊艳于画坛,晓誉于四海,梅花笔墨浓雅奇绝,用色烂漫大胆,行笔畅涩苍润变化丰富,画面又辅以白雪飘飞,整个作品的风格清逸迥出独具一格,颇显坚韧傲雅之臻韵,凡此妙意,正是先生超然静笃之心的完美呈现!
与梅花相同,竹乃君子是也,正所谓画如其人,画竹者若非是具德具品之人,则其竹画不显文人君子风范。先生作为画坛的资深前辈与领军人物,其自身早已是功德相成,品质甚臻。纵观其雅竹之作,用墨用色严谨有度,正如古书《学竹》所云,画竹成痴思竹深,无求无欲益心身,利名淡泊乐和熙,清白常留示后人,先生亦是如此!其竹作感悟咏志,借竹抒怀,于笔墨中行情趣,于竹子中畅人志,实乃行于笔,而溢于画,作品竹之风骨,淋漓尽显矣!
在众幅画的构图与技法的呈现上,可知先生一直在尝试各种艺术探索与创作革新,正如当今艺界所言,笔墨当随时代,作品构图明快响亮,各种形象,灵动秀丽,作品技法重雅,而非孤芳自赏,极臻而非俏媚卖弄,众幅佳作,并没有步入俗世的浑浊画境,而是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直抒胸臆之笔墨,一举造就了雅俗共赏的丹青意境。
春花竞相开,墨竹避世俗。观作至此,我暗觉先生是将自己的丹青精神,寄托到了其作品当中,以画中形象转达于观者内心,令人产生心神之共鸣。对于先生来说,如此已然成道,对于观者来说,我想众人心中已有敬佩之决断,妙逸之品,皆有至法,文人品德,风范共赏!
著名书画评论家 史峰 2020年11月6日
名人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