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职务/身份
张元济出生于书香世家,为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曾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等,参加维新运动。戊戌政变后被革职。此后虽曾供职学部、外务部,一度任中央教育会副会长 [42],但主要居于上海致力于文化事业,曾任南洋公学译书院院长、南洋公学总理。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进入商务印书馆,历任编译所所长、经理、监理、董事长等职,参与、主持、督导商务印书馆近60年 [26]。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市文史馆馆长、公私合营商务印书馆董事长,并当选为第一、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1959年在上海逝世。
名人经历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早年经历
张元济于清同治六年九月二十八日(1867年10月25日)出生在广东广州 [34]。籍贯浙江海盐。 [7]
海盐张氏系浙西望族,始祖张九是南宋理学名臣。自张元济九世祖拓建涉园,以藏书、刻书为恒业,后人继承祖业,使该地成为一方名胜。涉园兴废对张元济一生的学术活动影响甚大。 [36]
张元济幼时在粤东度过。他七岁入塾读书,先后从孙钺、汤海帆、朱艺亭、马法、陈楚白、范鸿诰及姨丈刘允中就读,以后又与兄弟一起拜舅父谢榴生为业师。 [34]
光绪六年(1880年),十四岁的张元济随母亲举家返回原籍海盐。第二年,父亲张森玉去世,家道中落,靠着母亲与妹妹针黹所入维持生计。光绪十年(1884年),他应县试中秀才。光绪十五年(1889年)赴杭州应乡试,中举人。 [7]
光绪十六年(1890年)春,张元济曾进京参加乙丑乡试复试,自称“受知于吴县潘祖荫” [23]。光绪十八年(1892年)初,赴京参加壬辰科会试,中二甲第二十四名进士 [2],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同科有蔡元培、叶德辉、唐文治等 [36]。散馆后被分到刑部贵州司任主事。 [7]
戊戌孑遗
光绪二十年(1894年),清朝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张元济痛感国家安危不保,投身于爱国救亡运动。康有为等组织强学会,他与强学会人员频繁来往。 [7]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8月,张元济考取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分掌文书。在北京时,常往陶然亭,同文廷式等议论朝政,力主改革。张元济钦慕西学,主张“昌明教育”“开发民智”,走教育救国之路。翌年(1897年)初,与陈昭常等在北京创办了通艺学堂,习英文、算术等新学,以期培养人才。同时,支持汪康年办《时务报》,以求启迪民智,希望学习西方“有用之学”,求得国家的自强。此外,他还给光绪帝提供一些新书,使之认识到传播西方知识和实践现代教育的重要 [7]。同年与严复订交,早期思想颇受其影响 [36]。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6月,光绪帝实行维新变法,张元济得到维新派领袖徐致靖的保荐,和康有为等受到召见。9月上《痛陈本病,统筹全局以救危亡折》,提出五条建议:1.设议政局;2.融满汉之见;3.通上下之情;4.定用人之格;5.善理财之策。继后又上折,请“为新政衙门酌设缺额,亟宜慎选贤能,以理要政而祛积习”,建议裁汰冗员,并且不要把旧衙门裁下之人派到新衙门任职,以拔擢真才。因此,张元济成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先驱之一。其间,他鉴于改革只停留在纸面上,预感对维新将有“反动”,所以并没有更多的活动。是年8月,他一度在路矿铁路总局当差。 [7]
戊戌政变后,张元济受光绪帝保全,仅得到“革职永不叙用”的处分。张元济把通艺学堂的校产造册移交给京师大学堂,在同年10月下旬携家离京定居上海 [36],在李鸿章举荐下,应盛宣怀之聘去筹办南洋公学译书院,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4月任译书院院长。嗣后,慈禧太后曾下诏让他回京做官,他婉辞未应。 [7] [45]
教育救国
对官场十分冷淡的张元济,决心实践其“英才教育”,走教育救国之路。他在译书院与严复合作,由严复译亚当·斯密的《原富》一书出版,并付高稿酬,开一代风气之先。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初,他兼代南洋公学总理。翌年(1902年)1月,与蔡元培等创办《外交报》旬刊,介绍国际动态与知识,主张“文明排外”。2月南洋公学设经济特科班,聘蔡元培为总教习,胡仁源、黄炎培等任教习,学习西方新学,培养新式人才。同时,还帮助商务印书馆开展译书工作,并成为商务的股东。 [7]
商务印书馆原由印刷工人出身的夏瑞芳等创办,数年中曾印行过一些书籍,但因质量不高而亏本,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增设编译所,由蔡元培出任所长。翌年(1903年)冬,蔡元培因“苏报案”离沪去青岛,此时张元济也因不满南洋公学的官僚习气,又与英人监督福开森意见不合 [45],遂辞职转入商务工作,接任编译所所长。他鉴于商务人力、财力、技术和经验的不足,毅然建议与日本书业商金港堂合资。同时聘请蒋维乔、杜亚泉等一些懂新学的学者任编辑,请严复主持翻译世界名著,锐意出版西方名著沟通中西文化;并从日本请来教科书编辑专家长尾桢太郎等任顾问,和高梦旦等广泛搜罗访求蒙学课本,出版教科书,编成中国最早的《最新教科书》。商务《最新教科书》的出版,并配有教师用的教授法,远远超过旧的蒙学课本。光绪三十年(1904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他又与蔡元培等编辑出版《最新修身教科书》,注重人格品德教育。之后,张元济用人唯贤,善于网罗进步人才,加强编辑力量,相继出版各种课本、教授法、参考书、文学作品等千余种,为中国第一家成套出版中小学教科书的出版机构。十年之间,使商务由一个小型印刷所迅速发展成一个新型的现代化出版企业。因此,张元济堪称中国出版事业现代化的奠基人,商务印书馆步入现代印刷出版业的功臣。 [7]
(图册主要参考资料 [35])
支持立宪
当张元济入商务印书馆实践其“昌明教育”“开发民智”之际,国内政治风暴更加猛烈,革命派和立宪派同时展开活动。张元济站在立宪派一边鼓吹宪政,希望通过改良建立起一个君主立宪的理想政府。光绪三十年(1904年)夏,他与张謇等敦请军机大臣瞿鸿禨倡导立宪,促清廷颁布诏令施行“预备立宪”。 [7]
自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起的各省保路运动中,张元济是反对苏杭甬铁路英国借款保路运动的中心人物之一。此年7月,他与汤寿潜等成立浙江全省铁路公司,任董事会董事。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由外交部奏调开办储才馆,被派充为提调。在京数月内为学部、外务部草拟各附录类章程、办法十余件。清廷设立邮传部时,曾让张元济出掌该部,他推辞未就。10月南返。同年冬,他率浙江代表团赴京请愿,获不以浙江铁路为抵押品的胜利。年底,被选为预备立宪公会副会长。 [7] [36]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因当选商务印书馆董事,张元济辞去外务部、邮传部任职。 [36]10月,被选为浙江全省拒款会副会长。11月,预备立宪公会在上海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他和周晋镳等十八人任该会职员。与此同时,通过商务出版的《东方杂志》鼓吹宪政,并出版一系列新书传播国家主权、公民权、代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