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名人数据平台

点击加入

正在收听 :

张元济(1867年10月25日-1959年8月14日),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中国近现代出版家、教育家、爱国实业家、版本目录学家、藏书家。

  • 姓名:
    张元济
  • 国籍:
    中国
  • 出生年月:
    (1867年10月25日-1959年8月14日)
  • 性别:
  • 民族:
  • 出生地:
    浙江海盐
  • 职业:
    出版家、教育家、爱国实业家、版本目录学家、藏书家
  • 荣誉称号:
    中国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出版第一人
  • 主要成就:
    张元济一生为中国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出版第一人” [22] [24]。在他主持下,商务印书馆从一个印书作坊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出版企业 [1],为中国近代出版、文化、教育、学术诸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26];他将“以扶助教育为己任”作为宗旨 [33],其组织编写的新式教科书风行全国,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他推出《天演论》《茶花女》等大批外国学术、文学译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主持影印《四部丛刊》、校印《百衲本二十四史》以及创建东方图书馆的举措,对

社会职务/身份

张元济出生于书香世家,为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曾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等,参加维新运动戊戌政变后被革职。此后虽曾供职学部、外务部,一度任中央教育会副会长 [42],但主要居于上海致力于文化事业,曾任南洋公学译书院院长、南洋公学总理。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进入商务印书馆,历任编译所所长、经理、监理、董事长等职,参与、主持、督导商务印书馆近60年 [26]。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市文史馆馆长、公私合营商务印书馆董事长,并当选为第一、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1959年在上海逝世。

名人经历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早年经历

张元济于清同治六年九月二十八日(1867年10月25日)出生在广东广州 [34]。籍贯浙江海盐。 [7]

海盐张氏系浙西望族,始祖张九是南宋理学名臣。自张元济九世祖拓建涉园,以藏书、刻书为恒业,后人继承祖业,使该地成为一方名胜。涉园兴废对张元济一生的学术活动影响甚大。 [36]

张元济幼时在粤东度过。他七岁入塾读书,先后从孙钺、汤海帆、朱艺亭、马法、陈楚白、范鸿诰及姨丈刘允中就读,以后又与兄弟一起拜舅父谢榴生为业师 [34]

光绪六年(1880年),十四岁的张元济随母亲举家返回原籍海盐。第二年,父亲张森玉去世,家道中落,靠着母亲与妹妹针黹所入维持生计。光绪十年(1884年),他应县试秀才。光绪十五年(1889年)赴杭州应乡试,中举人 [7]

光绪十六年(1890年)春,张元济曾进京参加乙丑乡试复试,自称“受知于吴县潘祖荫 [23]。光绪十八年(1892年)初,赴京参加壬辰科会试,中二甲第二十四名进士 [2],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同科有蔡元培叶德辉唐文治 [36]。散馆后被分到刑部贵州司任主事 [7]

戊戌孑遗

光绪二十年(1894年),清朝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张元济痛感国家安危不保,投身于爱国救亡运动。康有为等组织强学会,他与强学会人员频繁来往。 [7]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8月,张元济考取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分掌文书。在北京时,常往陶然亭,同文廷式等议论朝政,力主改革。张元济钦慕西学,主张“昌明教育”“开发民智”,走教育救国之路。翌年(1897年)初,与陈昭常等在北京创办了通艺学堂,习英文、算术等新学,以期培养人才。同时,支持汪康年办《时务报》,以求启迪民智,希望学习西方“有用之学”,求得国家的自强。此外,他还给光绪帝提供一些新书,使之认识到传播西方知识和实践现代教育的重要 [7]。同年与严复订交,早期思想颇受其影响 [36]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6月,光绪帝实行维新变法,张元济得到维新派领袖徐致靖的保荐,和康有为等受到召见。9月上《痛陈本病,统筹全局以救危亡折》,提出五条建议:1.设议政局;2.融满汉之见;3.通上下之情;4.定用人之格;5.善理财之策。继后又上折,请“为新政衙门酌设缺额,亟宜慎选贤能,以理要政而祛积习”,建议裁汰冗员,并且不要把旧衙门裁下之人派到新衙门任职,以拔擢真才。因此,张元济成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先驱之一。其间,他鉴于改革只停留在纸面上,预感对维新将有“反动”,所以并没有更多的活动。是年8月,他一度在路矿铁路总局当差。 [7]

戊戌政变后,张元济受光绪帝保全,仅得到“革职永不叙用”的处分。张元济把通艺学堂的校产造册移交给京师大学堂,在同年10月下旬携家离京定居上海 [36],在李鸿章举荐下,应盛宣怀之聘去筹办南洋公学译书院,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4月任译书院院长。嗣后,慈禧太后曾下诏让他回京做官,他婉辞未应。 [7] [45]

教育救国

对官场十分冷淡的张元济,决心实践其“英才教育”,走教育救国之路。他在译书院与严复合作,由严复译亚当·斯密的《原富》一书出版,并付高稿酬,开一代风气之先。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初,他兼代南洋公学总理。翌年(1902年)1月,与蔡元培等创办《外交报》旬刊,介绍国际动态与知识,主张“文明排外”。2月南洋公学设经济特科班,聘蔡元培为总教习胡仁源黄炎培等任教习,学习西方新学,培养新式人才。同时,还帮助商务印书馆开展译书工作,并成为商务的股东。 [7]

青中年时期的张元济(4张)

商务印书馆原由印刷工人出身的夏瑞芳等创办,数年中曾印行过一些书籍,但因质量不高而亏本,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增设编译所,由蔡元培出任所长。翌年(1903年)冬,蔡元培因“苏报案”离沪去青岛,此时张元济也因不满南洋公学的官僚习气,又与英人监督福开森意见不合 [45],遂辞职转入商务工作,接任编译所所长。他鉴于商务人力、财力、技术和经验的不足,毅然建议与日本书业商金港堂合资。同时聘请蒋维乔杜亚泉等一些懂新学的学者任编辑,请严复主持翻译世界名著,锐意出版西方名著沟通中西文化;并从日本请来教科书编辑专家长尾桢太郎等任顾问,和高梦旦等广泛搜罗访求蒙学课本,出版教科书,编成中国最早的《最新教科书》。商务《最新教科书》的出版,并配有教师用的教授法,远远超过旧的蒙学课本。光绪三十年(1904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他又与蔡元培等编辑出版《最新修身教科书》,注重人格品德教育。之后,张元济用人唯贤,善于网罗进步人才,加强编辑力量,相继出版各种课本、教授法、参考书、文学作品等千余种,为中国第一家成套出版中小学教科书的出版机构。十年之间,使商务由一个小型印刷所迅速发展成一个新型的现代化出版企业。因此,张元济堪称中国出版事业现代化的奠基人,商务印书馆步入现代印刷出版业的功臣。 [7]

图册主要参考资料 [35]

支持立宪

当张元济入商务印书馆实践其“昌明教育”“开发民智”之际,国内政治风暴更加猛烈,革命派立宪派同时展开活动。张元济站在立宪派一边鼓吹宪政,希望通过改良建立起一个君主立宪的理想政府。光绪三十年(1904年)夏,他与张謇等敦请军机大臣瞿鸿禨倡导立宪,促清廷颁布诏令施行“预备立宪”。 [7]

自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起的各省保路运动中,张元济是反对苏杭甬铁路英国借款保路运动的中心人物之一。此年7月,他与汤寿潜等成立浙江全省铁路公司,任董事会董事。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由外交部奏调开办储才馆,被派充为提调。在京数月内为学部、外务部草拟各附录类章程、办法十余件。清廷设立邮传部时,曾让张元济出掌该部,他推辞未就。10月南返。同年冬,他率浙江代表团赴京请愿,获不以浙江铁路为抵押品的胜利。年底,被选为预备立宪公会副会长。 [7] [36]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因当选商务印书馆董事,张元济辞去外务部、邮传部任职。 [36]10月,被选为浙江全省拒款会副会长。11月,预备立宪公会在上海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他和周晋镳等十八人任该会职员。与此同时,通过商务出版的《东方杂志》鼓吹宪政,并出版一系列新书传播国家主权公民权代议制<

 

名人成果

张元济一生为中国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出版第一人” [22] [24]。在他主持下,商务印书馆从一个印书作坊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出版企业 [1],为中国近代出版、文化、教育、学术诸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26];他将“以扶助教育为己任”作为宗旨 [33],其组织编写的新式教科书风行全国,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他推出《天演论》《茶花女》等大批外国学术、文学译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主持影印《四部丛刊》、校印《百衲本二十四史》以及创建东方图书馆的举措,对保存民族文化都有很大的贡献。著有《校史随笔》《涵芬楼烬余书录》《涉园序跋集录》《中华民族的人格》等。

名人评价

茅盾:“在中国的新式出版事业中,张元济确实是个开辟草莱的人。他不但是个有远见、有魄力的企业家,同时又是一个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人。他没有留下专门著作,但《百衲本二十四史》,每史都有他写的跋,以及所辑《涉园丛刊》,可以概见他于史学、文学都有高深的修养。” [11]

胡适:“我所以挑出这篇(《述陆贾的思想》),不仅仅是因为这是我和菊生先生做邻居时候写的,是因为陆贾的‘圣人不空出,贤者不虚生’的人生观最近与他处世的积极精神,也最配用来做给他祝寿的颂词。” [12]

曹荻秋:“在先生九十三年的岁月里,经历了我国从民主革命至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时代。先生早在清朝封建统治时期,鉴于当时政府腐败,民族危机日深一日,便热衷于变法救国。戊戌变法以后,先生致力于文化出版事业,即一面从事发扬祖国固有文化遗产,参加商务印书馆等工作,一面介绍西洋文化,使中西文化沟通,对促进祖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抗战胜利之后,先生仍极力主持正义,积极参加反对国民党政府反动统治的斗争。解放以来,先生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政策,而祖国人民也给予先生高度信任和委托。近几年来,先生虽然长期患病,但仍然关心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并经常用诗词歌颂祖国的伟大成就。” [40]

张舜徽曾将张元济与罗振玉并列为近代整理文献最有贡献的两位学者,并对张元济收集、整理、影印文献和校史的贡献作了评述,认为他的一生“是为文化事业奋斗的一生,是勤勤恳恳尽忠于整理古籍,至老忘疲的一生”,“对于发扬我国文化,展开研究风气,贡献至为巨大,影响至为深远”。 [48]张树年:“先父张元济(菊生)先生生于晚清国势衰颓、外侮不断的年代。青少年时期受过严格的儒家传统教育,1892年授翰林院庶常馆庶吉士。在京任职期间,主张废除科举,创办通艺学堂,传授科学、外文知识,参与戊成变法活动。变法失败后,脱离政坛,来上海主持南洋公学译书院,进入了教育、翻译、出版事业的领域。不久应夏瑞芳之邀,入商务印书馆。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中,他把‘以扶助教育为己任’作为宗旨,从编写初小教科书入手,日复一日,孜孜不倦,与同仁一起,用三十年的时间,将商务印书馆发展成了我国最大的出版单位,为我国近现代教育事业提供了完整的教材体系,为学术界提供了宽阔的活动空间,为中西文化交流和我国学术思想的近代化作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他坚持年轻时的信念,即以提倡国民教育、启迪民智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从而富国兴邦,并身体力行,为之奋斗终生。与此同时,他又将商务印书馆的经济、技术力量和本人深厚的功底结合起来,把收辑、整理、校勘、影印我国古籍事业推上了新的台阶,从中获得了一系列学术成果。” [33]

李侃:“在近代中国杰出人物的群星中,张元济可以说是别具光辉的。他早年冲出封建统治阶级旧的营垒,毅然参加了戊戌维新运动。在反动政变的刀丛中得以幸免之后,又投身于文化教育事业。并为之奋斗终身。作为戊戌变法的亲自参加者,又经历了辛亥革命和北洋军阀、国民党统治时期,最后成为爱国民主人士,参加了创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继续为人民的文化出版事业贡献力量。” [45]

姜义华:“张元济以清末进士出身,历官刑部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因参与维新变法运动而革职,从事学术活动,进而以学者身份投身商海,致力于出版事业,在近代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尊丰碑。以学者而兼出版家,一身而二任,高水准的学术素养推动了事业蓬勃发展,事业的蓬勃发展又促进了学术研究本身的升华,学术与事业都由此放出异辉,这更为20世纪中国企业家通过提高自身的学术文化素质而推动事业的发展树立了卓越的榜样。” [32]

张荣华:“杰出人物的活动往往是与某一革命性阶段、某项非凡的成就联系在一起的,……准此而言,把张元济与整理古籍、存亡继绝的成就相联结,自有其充分理由,他在这方面独力作出的贡献,足可名垂久远。但是他在学术史上的大贡献并不在于此,即便今人总结出‘编教科书—编工具书—整理古籍—介绍西学’四位一体,也不足以概括全局。如果把这些比喻为绚丽的花葩,则不应忽视使之发荣滋长的沃土。张元济一生的最突出贡献就在于培植这片沃土。这就是说,他通过商务印书馆的经营,孜孜不倦地为维护学术文化的自主理想和独立精神建立坚实的基础,并且取得了罕有其比的业绩,成为近代中国致力于开拓‘公共领域’的典范。在清末以来的国学大师群中,张元济的独特地位也即在于此。” [31]

张杰:“张元济堪称中国近现代文化教育史上守正出新、人格完善的前辈,对中国近代教育和出版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10]沈飞德

  • 张元济先生的一生经历了近百年中国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社会大变革,身处新旧之争、中西之学,接着又碰上交替的历史转折期,翰林出身的张元济先生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早在1896年,便创设通艺学堂,讲求西学,培养人才。此后,又多次上书倡导新政。在戊戌变法失败遭革职且“永不叙用”后,绝意官途,南下上海,毕生以“昌明教育、启迪民智”为己任,主持商务印书馆期间,延揽人才,组织编写新式教科书,译介西方学术名著,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担当,整理编印《四部丛刊》等众多珍本古籍,继往存绝,嘉惠学林。 [29]

  • 张元济先生为推进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殚精竭虑,厥功甚伟。 [29]

于殿利:“我今天能够想到的是,菊老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他所追求的情感与理智,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在这其中我们寻找着一个支点,而这个支点就是一种平衡。用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核心思想中的一个词叫‘时中’,就是这样的一种思想,促使着不仅是商务印书馆乃至中国现代文化和现代社会,不仅屹立不倒,而且紧随世界潮流。这话也可以反过来说,我们坚守我们自己的文化的时候,保存了我们民族文化之本、之根的时候,又没有被世界大潮所淘汰,又没有被拉开更大的距离。”


名人感悟

 

名人展示
作者授权发布,请勿盗仿

获奖展示
作者授权发布,请勿盗仿

更多

名人辞典

名人辞典

微信“扫一扫”浏览

词条目录
  1. 百科名片
  2. 社会职务
  3. 从艺经历
  4. 技艺简介
  5. 主要成果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