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职务/身份
名人经历
韩勇潮:男,浙江杭州萧山闻堰人,生于1956年9月,大学中文本科毕业学历。耽情书法,五十余年,临池不辍 。身处尘嚣,淡泊名利,甘守寂寞。为了深得书法真谛,自上世纪80年代起,自费订阅国内几乎所有的书法类报纸杂志,坚持自学,锐意进取。书崇"二王”一路,遍临名碑名帖,研习诸体。书法能真、草、隶、篆。以行、隶见长,能同时书写四种以上不同楷体。时风不跟,丑书不学。无书法头衔,只凭作品自身和读者感受说话。书法崇尚清劲俊逸的韵致,追求雅俗共赏之境界。
书学理念:敬畏传统,学习传统,认为传统与创新二者之间的相辅相成,无深厚的传统功力就无法创新,无敏锐的创新意识也就无法继承传统。在长达五十余年的书法学习与探究中,深深认识到书法是一门彰显心灵情思与精神襟怀的艺术,更是一门外化的哲学艺术。综观组成书法的四大部分:即用笔、结构丶墨洁与章法之间无不显示着辩证统一,道法自然,返朴归真等哲学内涵。领悟这些书学理念,提升了创作水平。
2011年9月,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韩勇潮书法集》,公开发行。
2013年参与浙江省初中书法课本(李邕本)及《初中书法教师用书》编写工作。
2014年上半年分别在杭州、萧山等地
举办个人书法展览,展出作品150余幅,涵盖了毛笔、硬笔两类品种和真、草、隶、篆等多种书体,取法广泛,表现形式多样,获得良好赞誉。
作品入选《中国行书选集》《中国当代名家墨迹选》、《当代中国著名书画篆刻家润格博览》等三十余种辞书,并在杭州、乐山、济南、兰州、香港等地展出过。书法扬道义,翰墨播文明。业余为群众书写对联、条幅,累计逾二万对(幅)。
2007年12月19日《书法导报》第五版(整版)和2008年第12期《中国收藏》杂志有专题介绍。其中《中国收藏》杂志《力透纸背,笔底风流》一文是这样评点的:“ 韩勇潮学书多年,深谙其道,隶书、楷书虽严整规矩而又富于变化,行书笔墨流畅, 显示出一派旷达、自得的意趣。观其书,深厚的功力其自不必说,线条处处见力道,墨韵点点显精结构谨严,意态姿肆,笔力千钧而又灵动雅致,显示出他精深的书学素养,其作品堪称雅俗共赏的佳作。”
(《外师造化、中得心原——韩勇潮书法艺术小评》祎墨)“韩勇潮,楷书,以唐褚遂良为主。取其流畅丰艳,变化多姿。又掺以颜鲁公的宽博沉厚,柳少师的遒劲挺拔,欧阳询的严谨,自成一体。他的隶书上取汉隶风骨,兼得晚清何绍基书风,流美中见古朴,收放间又见含蓄,平和中又富于变化。其行书取法“二王”,尤其是王铎的书风对他影响很大,观其行书作品笔力遒健、气韵充盈、险中求稳,富于笔墨变化,实为佳品。”
近几年致力于中小学书法教育实践与探索。书法教育论文、书法作品和学生习作散见于国内有关书报等媒体。
名人成果
韩勇潮:书法是中国哲学思想的艺术再现
中国书法何以光耀千而不衰,何以拥有一支与其他仼何艺术不能比的庞大队伍,何以声名远杨,享誉诲内外,为世人敬仰,甚至有视书法为生命的,这是因为“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的核心”,这是上世纪80年代哲学家、美学家熊秉明先生对书法的一种诠释。何以理解,按他的解释: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哲学,而书法是写意的哲学,这种精辟的解释,无疑对我们认识书艺术的本质具有启发意义。
哲学是什么?有称是玄学,是致力于研究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人与社会等关系。着眼于寻求天与人,内与外,知与行的统一,并从中探求人生的潜能与意义,而书法正是力求通过变化的笔墨点画及其组合的规律来表现,对立统一规律是哲学中运用最基本的规律。要使字写得有意有情趣,就要设置大量的矛盾关系,即对立统一规律的运用。书法的魅力归根结底来说,就是哲学的表现力。笔者认为大凡优秀的书法作品,必定是充满着哲学的内涵,可以说哲学意义在书法艺术中得到最简洁明了而淋漓尽致的外化。
“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出矣”(蔡邕《九势》),用现在的话说,书法起始于自然,有了自然,就会产生阴阳,有了阴阳,姿态和气势就产生了。阴阳对立,相克相生,渗透转化,这便构成了哲学中说的"道",这“道"就是宇宙万物的运动规律。"阴阳既出,形势出焉"(蔡邕《九势》)意即有了阴阳,书法的字形和笔势就出来了。这样从汉字产生的源指出了书法的哲学依据。
书法是一门至高无上的线条造型艺术,更是一门彰显心灵情思与精神襟怀的抽象视觉艺术,书法艺术之所以那么奥妙深远,那么不可思议,就在于一开始与哲学扯上了关系,就在于本身浸透着哲学思想,承载着哲学道理,并贯穿组成书法的各个要素之中。创作书法作品,书家无不在揭示矛与矛的强烈对比关系,又无不在对各种矛盾起着协调作用。这就是哲学中所谓的"和",而髙明的书家会把这"和"发揮到极至。纵观组成书法的四大要素,可以说每个方面都充满着哲学内涵。
1、用笔是书法的基础:落脚点应是对立中寻求统一
书法是线条造型艺术,要求极富变化.赋予韵味。故书法以用笔为上。用笔也称笔法,所谓笔法,是指用笔中具有规律性原则性的要领和法度。用笔很重要,所谓得笔法者得天下,虽有片面,但它强调了书法用笔之重要。清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说"书法在用笔,用笔贵用锋。用锋在书法中主要归纳为"中锋、侧锋、藏锋、露锋等,故历代书法家都非常重视中锋用笔。所谓中锋用笔就是"令笔心在画中行,令笔芯自画中,凡是能给人以美感的都应是有力度的,称之为笔力,现我们判断书法有无笔力,主要是看其有否中锋用笔。在笔法中,只有做到虚实有机结合点画,才有节奏韵律感,而用笔的虚实主要表现在轻重、连断上,轻为虚,重为实,断为虚,连为实。笔不虚则欠圆活,笔不实则欠沉着。只有虚笔则漂浮,只有实笔则板滞,所以用笔有虚实,妙在虚实之间的恰当好处。用笔又称运笔,包括起笔、行笔和收笔三个步骤。运笔力求首尾完善,气脉流畅,笔力丰盈,使毛毫在顺逆相交、疾涩兼顾,轻重相间的情况下运笔,尤其是行草书的创作,用笔的急缓、方圆,笔锋有藏露,顺逆,点画的长短,粗细,笔法的力感,质感等,表现尤为突出,故笔法是书法中最重要的基本功,是评判书法水平高下,风格雅俗,优劣成败的重要依据。笔法虽重要,但不能拘于法,若为法所缚,便容易俗,所谓拘则取俗。若过于放纵,全然不顾笔法,则易狂放失度,甪笔的妙处是在对立中寻求和谐统一。
2、结体是书法的核心:支撑点须遵循对立统一规律
"书法无他秘,只有用笔与结字耳"。(清冯班《纯吟书要》)“结体之功在学力,而用笔之妙关性灵"。(清朱和羹《临池心解》)用笔在使尽笔势,然须收纵有度,结字在得其真态,然须映带匀美。结体也称结字,是指每个字中点画的长短丶疏密,各偏旁之间的大小距离及及形势等安排布置。结字是决定一个字好坏、成败的关键,字的好坏主要是通过整体结构来实现的。
结字的原则,王羲之在《笔势论》中说"夫学书作字之体,须尊正法,字之形势,不得上宽下窄,不宜伤密,密则似疴瘵缠身,复不宜伤疏,疏则似溺水之禽,不宜伤长,长则似死蛇掛树,不宜伤短,短则似踏死蛤蟆"。笔者研习"二王"一路书风的结字规律,归纳为“紧那中宫,八面伸展"。古用方格"井"字平均分为九份,正中一格是中宫,中宫是核心,是整个字的精神所在,只有中宫收敛,字的笔画向中宫部靠拢,而外的部分向字的周边伸展,也有书家喻为辐射状,这样字才平稳、紧实、立得住。有时我们判断字的结构是否有美感,认为能符合这规律的,那是美的,至少是合理的。当然,结字还须匠心独用,力避类同。结字中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孙过庭)
结字中,点画及其组合是极富变化的,如偏正关系,正则端庄,偏则出奇,如一味正则易呆板,状如算子,四平八稳,少有活气;如一味求偏,则会出现凌乱无度的状况。再如行书中的因势随形结字,更是变化无常。其方法多用字形的大小、高低、窄长、收放来体现。揖让避就,长短错落,疏密相间,参差穿插,动静结合,稳中求险险,中求稳结字的高境界是自然,以求"天人合一",故书家创作最为关注的精气神,就是书法创作的本源,因为"无气则和字焉而已"(姚鼐)。书法的结体,可谓贯穿着哲学的理念,并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才能在创作践行中获得艺术升华。
3、墨法是哲学阴阳两极对立的典型的变化色彩。
黑白两色是书法外在最重要的表现色素,也是中国哲学阴阳两极对立的典型色彩。墨法重点是处理好用墨的燥润、浓淡的矛盾法则。
老子《道德经》“知其白,守其黑"的哲学思想,正是研究如何用墨的重要参考依据。墨法在书法创作中尤显重要,枯润浓谈,知白守黑,做到实中有虚,燥润相应。古所谓水生血,墨生肉,墨就象书法血肉,而书法如无血无肉,则不可思议。润可联妍,润可生情,墨色黑亮,有神有气有力。用墨燥,则可取险,老辣苍劲。用墨淡雅,则显平静安祥风韵。故用墨"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润燥枯浓互渗,险才能险出气势,润才能托出风韵。用墨的原理是哲学阴阳的反映。
4、章法是统帅,也是哲学理念的聚会。
在书法艺术的技法中,最能产生的视觉冲击效果,就是章法的处理,它不仅要重视外在的刑式美,而更重要的是重视内在的美,觉体现着作品的个性、风格、气韵和审美意趣。弘一法师曾说,书法是章法七分,字法三分,合起来十分,才可学书,强调了章法的重要。章法具体说就是字与字,行与行,上、1下相承,左右相辅,互相照应,安排成篇的方法,款式多样,其特点是把字的大小,轻重,粗细,虚实,疏密,作正奇聚散,俯仰起伏,参差错落的安排。优美的章法必定是通篇和谐,整体完美,匠心独用:用笔的轻重缓急,结体的整合开张,用墨的浓谈润枯等极富变化,"中庸"就是使两个矛盾的对立面统起来,并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因此对章法的设计布局,可以说每一步都离不哲学思想的指导。
综上所述,书法是形象化了的中国哲学,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外在形象和表达形式,是具体化了的中国哲学思想。换言之中国书法始终形象生动地表达中国哲学意念,为中国哲学提供了表达工具,书法的灵魂是中国的哲学思想。因而我们可说,书法是中国哲学思想的艺术再现。(作者系浙江杭州萧山闻堰人,1956年出生,地道百姓,笃嗜书法,无书法头衔。)
名人评价
名人感悟
书法--抽象的人体造型艺术
“人体是最神圣的东西。”①[荷马语]“人是不可解的创造物。”②[托尔斯泰语]世界上最优美的事物莫过于人类自身,人无论是外部形象,还是内部组织,一切都是最科学、最合理,因而也是最完善的,不仅如此,“人还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自己的世界。”③[马克思语]中国书法,作为一门“思想和造型”的独特的东方艺术,其实质就是通过汉字的挥写,展示出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力量。书法,有了人的影子, 才使这门艺术显示了非凡的价值。
(一)
“书之结体,一如人体,手足同式而举止殊容”,这是当代书家胡小石先生将书法点划结构与人体部位相应说“推到了新的高度”。那么,书法的点划结构与人体的关系到底是怎样表现出来的。首先,笔者认为,书法的载体是汉字,而起源于象形的汉字是一个一个独立的方块,其结构形体复杂多样,姿态万千,天生丽质。书家挥写的字,则正是通过点划线条的别具匠心的安排,布局来体现体结构的美的,故书家笔下的点,横、直、曲、撇、捺、挑、钩等基本笔画都将于人体的某一部分有某种类似之处。如点者,字之眉目,全凭顾盼精神,有向有背,随字异形。横直划者,字之骨体,欲其坚正均净,有起有止,所贵长短合宜,结束坚实。”④[白石语]反之,一点所失,“若美人之病一日,一画失节,如壮之折 一肱。”⑤[白石语]汉字的每一个字的结构是一个和谐的整体,那成功的结构,必定是点画顾盼有致,匀整协调,比例恰到好处,使我们觉得就象美的人体一样,达到“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的程度,古人所说的“昔王右军之叙兰亭字既尽美,尤善布置,所谓增一分太长,亏一分太短。”⑥[明解缙《书学详说》]是最好的例证,今我们欣赏王字的结构,也的确可发现它有这样的美。
现实中健美的人体是具筋、骨、血、肉的生命肌体,残缺某一部分,就是不美。故历代书家正是从人体美上面很好地体会到书法用笔美所必须具备的诸要素。用骨肉筋血来说明用笔美的构成。宋代的苏轼和清代康有为均有精彩的论述,“书若人然,须备筋骨血肉,血浓骨老,筋藏肉洁,加之姿态奇逸,可谓美矣。”⑦[康有为语]康认为书法用笔的美就跟人体的美一样,须备筋骨血肉诸要素,它们相辅相成,损一就会不美的,在这里先说“骨”与“肉”的关系,现实生活中,肥得臃肿的人体不使我们感到美,瘦得只有几条筋象个瘪三,也不会使我们感到美,“纯骨无媚,纯肉无力。”⑧[《佩文斋书画谱》]瘦当形枯“肥即质浊”。⑨[《欧阳询传授诀》]所以,具有美感的点画,必当是骨肉相称,肥瘦相和,这实质上是从人体美上体会得来的道理。再说筋“和血”。筋指的是笔画的运转要有力,要有韧性,有弹性,有贯穿全字以致全幅的气势。明丰道生《书诀》中说:“筋脉相通而有势”。晋代卫夫人说“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今我们欣赏沙孟海的书法艺术正是达到了“多力丰筋”的美的境界。“血就是同笔画的美的质感相关的墨的浓淡枯润的问题,就象人体的肌肤的美是同血色相关的一样。实际上,黑色的浓淡枯润与水相关。“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也”。“水太渍肉散,太燥则肉枯,墨太浓则肉滞,太淡则肉薄”。⑩[元陈绎曾《翰林要诀》]在挥毫时,如能正确的把握对墨色的浓淡枯润的运用,即能造成种种不同美的质感的笔划来的。人之筋骨血调匀则精神自生,书亦如此。
在书法的字形结构中,书家的“字”看作“人”,又把人的感情志趣射于字的形象里。因而创造出“长者如秀整之士,短者如精悍之徒,瘦者如山泽之,肥者如贵游之子,劲者如武夫,媚者如美人欹斜如醉仙端如贤士的“字人”世界,从这点上说“中国的字,都具有表情,同人的面孔一样,一个字有一个相貌”。⑾[丰子恺《中国美术的优越》]
(二)
书法的形成是生命的形成,书家笔下的字是生命意义的个体。所谓生命形式或意义是从力感,动势和节奏三方面说的,动势力感都是从点画运笔中显示出来的,“一点谓高山坠石”,“一横如千里陈云”。“永”字八法中哪一笔划不是显示力感和动势的。书法动势的含义是多面的;有点划书写动势的运笔和字形有动势的结构等。
作为一种视觉艺术书法,它的物化形态是线条,而人的视觉测验表明,线条,不管自然的还是经过创造的,对于人的视觉器管来说,常常暗示着一种动势,换言之,当人看到线条时,比看到其他更容易感到生命内部运动的存在。而书家对这些条是有规律的加以组合,来表现其力感动势的,同样有力感动势,必然伴随着一定的方向和节奏,线条的起承,转合,断连,笔触的提按,使转,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关系,都暗示了一定的节奏。所谓动势的结构是对字形本身而言的,有的字形本身有一种动势的象征,如“走”字,篆文写作“ ”如人的跑步动作,再如“武”字篆隶写作“ ”许慎《说文解字》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其实“止”是趾脚,是人手持戈矛不断的行进,是武装示威,也是武装行动,是古代战斗生活的写照。又如兵、斗、承、授等字观其字形(篆书)就给人想象一种动势的感觉。
现实中一切显示力的、运动的形式,为书家所感受、所体会、所吸取,从而升华为书家表现力的形式,借笔墨载体,通过运笔,结体等步骤,构成书法的力感,动势、节奏。所以书家笔下的字是一个动态世界,千姿百态各具面目,你看“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真,举止笑语间精神流露,满纸光彩。
(三)
人体的美在于四肢五官端正匀称,再加上鲜明的色泽,(12)[托马斯·阿奎那语]然而这只是一个外表美的形象,如果“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那么外表再美也没有用,书法也是这样,一件成功的书作,不仅要有点划用笔和结构的美,而且要有全幅组成一个整体,集中体现出一种意境的美,这种意境美就是书家内在的气质修养,个性格调,性情意蕴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风度和神采的美,如果书家的学养不深,格调不高,这种意境美是绝对达不到的。“夫字以神情为精魄,神若不和则字无态度也”(13)[唐太宗《指意》]强调了神(即意境)的重要,从这点上看,书法艺术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内心活动,它的目的不在于再现技巧,而在于重塑一个与自己内心同步跳动的崭新世界,以实现自我精神的渲泄和自我情感、自我心象的投射,书法如不写出的情感和精神,就不能震撼读者心灵,从而引起共鸣,优秀的书作,给人意境无穷,如唐代李嗣真在评论王羲之的书法时,用“同夫拨云睹日,芙蓉出水,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等语加以形容,这是讲王羲之的书法的美的意境,故有人说:“书道是意造”是很有见地的。
(四)
书法艺术是人的活动的产物,赏评书法常采用人格化的比拟手法来赞赏或批评,寓抽象于形象之中,赞赏方面的如袁昂在《古今书评》中论钟繇的书法如“盛德君子,容貌若愚”,突出了钟字质朴,寓巧于拙的特点,论卫夫人书如“ 花舞女,矜宠善押”。描绘了卫夫人书法妩媚多姿的风貌,论王羲之书法如谢家子弟,纵不端正,爽爽有种风气,赞美了王的书法潇洒风流的特点,又如《唐人书评》评颜真卿书法如:“以荆卿按剑,樊喻拥盾,金刚嗔目,力士挥拳,朱长文《续书断评》如忠臣义士,正式立朝,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展现了颜书丰腴雄伟的气势和端正的神态,《吕总续书评》说褚遂良真行书如“美女婵娟,不胜罗绪”,《金石史》云:褚书如“公孙年舞剑器,波澜蔚,玉貌锦衣”。反映了褚书的柔劲险媚,风流绰约的面貌,海岳《书评》论怀素书如“壮士拨剑,神彩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描写了怀素草书点划变态,意匠纵横,漫不经思,藏锋内转,瘦硬通神的特点。宋黄庭坚评王安石书如“高人胜士,敝衣破履,行於大车驷马之间,而月光已在牛背上矣”,杨士奇释:“公(王安石)书气韵飘逸,势若率然,而未尝无从容整暇之意,自成一家”,宋人评米芾正书如冠剑大臣,议于庙堂之上,“行书”如贵胄公子,风神朗发,照映四座展现芾书笔法丰富沉着痛快,神彩飞动的一面清包世臣评赵孟顺书如:市人人隘巷,鱼贯而行,而争先竞后,反映了赵书笔法圆熟,有一气呵成的感受。前人的想象力可谓丰富,描述可谓匠心独用,惟妙惟肖。书家笔下的君子、舞女、力士、壮士、大臣、公子、市人虚无缥缈,但又是那么地牵动着欣赏者的思绪,情感,从而领略到优美的书法那无声的美的意境。
前人不仅用人格化的手法来翼赞赏书法的美,而且还善于用这种方法一暗示或委婉指出某些不足,耐人寻味。
宋米芾评蔡襄的字如“少年女子,体态娇娆,行步缓慢,多饰繁华,今人潘伯鹰也评”蔡襄的字是使人越看越醉心,真好象贵族少妇,但在那端庄的圆胖脸上,却有一对轻盈的眼睛,又有一对浅浅酒涡,乘着人家不注意的时候,好象对你那么深情地微笑”。这些栩栩如生的描写,既赞美了婉症婉美精丽的一面,又暗示了蔡的书法缺少一种雄杰豪放的气度。再如米芾评欧阳询的揩书如“新瘥病人,颜色憔悴,举动辛苦”。委婉批评了欧楷过于严谨而缺少一种潇散的自然气息。又如康有为评董其昌书:“香光(董其昌号)虽负盛名,然如休粮道士,神气寒俭,若迂大将整军厉武,壁垒摩天,旌旗变色者必裹足不敢下山矣”。又云“蹇怯如三日新妇”,联系董的生平,实质指的是董攻书的工夫只着重在聪明的理解方面,而将严谨的法度方面比较放轻,少古人的底蕴,腕力弱,用笔多是侧锋,必要的提按往往随便带去,只要字大些,就显得卑糜了。还有象李后主评颜楷如“叉手并脚田舍汉”,实际上是批评了“真卿得右军之筋而失于粗”的字形拙笨。明清盛行的馆阁体,“乌光方”缺少美德,有人喻为“城隍老爷”非常形象。
综上所述,书法创造即人的生命创造,人的人命创造即书法创造,书法中的人体造型现象,那种“仪态举止”虽非现实生活的如实摹写,但它贵在抽象,是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一种游移不定的难以捉摸的幻象,妙在似而不似,不似而似之间,故曰:书法是抽象的人体造型艺术。
注:(1).荷马语
(2).托尔斯泰语
(3).马克思语
(4).白石语
(5).同上
(6).明解缙《书学详说》
(7).康有为语
(8).《佩文斋书画谱》
(9).《欧阳询传授诀》
(10).元陈绎曾《翰林要诀》
(11).丰子恺《中国美术的优越》
(12).托马斯·阿奎那语
(13).唐太宗《指意》
(14).《艺舟双辑》